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国际攀联(IFSC)攀岩世界杯法国霞慕尼站比赛中,中国攀岩队再创佳绩,22岁的小将张毅以出色的表现夺得男子难度赛冠军,成为继钟齐鑫之后又一位在国际顶级赛事中登顶的中国攀岩运动员,这不仅是中国队在本赛季的首枚金牌,也为巴黎奥运周期的备战注入了强心剂。
决赛当天,霞慕尼的岩壁在夕阳下泛着橙红色的光芒,而张毅的攀爬路线被公认为全场最难——45米高的岩壁上布满了仅容指尖发力的微小凸起和需要爆发力的动态跳跃点,前两位出场的日本选手竹内智也和法国本土名将卢卡斯·乌尔班均因体力耗尽提前脱落,而张毅在倒数第二位登场时,全场观众屏息凝神。
“我的策略是保持节奏,不被对手的表现干扰。”赛后接受采访时,张毅透露了取胜关键,他在前半段采用稳健的静态动作节省体力,后半程突然提速,连续完成三个高难度动态跳跃,最终以比第二名多触达两个支点的优势锁定胜局,当他的右手拍击终点铃铛时,中国教练团队在场边激动相拥。
本次夺冠背后,是中国攀岩科学化训练的成果,国家体育总局自2021年起引入3D岩壁扫描技术和生物力学分析系统,为运动员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张毅的教练组通过数据发现,他的优势在于核心爆发力,但指耐力稍弱,因此特别设计了“悬吊+间歇冲刺”的组合训练。
“我们甚至模拟了霞慕尼站岩壁的倾角和支点材质。”体能教练王磊介绍,比赛用岩壁提前三个月被扫描建模,运动员在训练基地就能熟悉线路特点,这种“精准复刻”模式让张毅在决赛中如鱼得水,尤其在对战以指力见长的欧洲选手时发挥了奇效。
攀岩自2016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项目后,在中国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全国专业岩馆数量从2015年的不足50家激增至2023年的超800家,青少年注册运动员人数五年间增长12倍,此次张毅的夺冠视频在社交媒体播放量突破2亿,话题#岩壁上的芭蕾#登上热搜。
“以前家长觉得这是危险运动,现在更多人认识到它对专注力和抗压能力的培养。”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李致新表示,2022年教育部将攀岩纳入中小学体育选修课后,上海、成都等多地学校建起了室内岩壁,民间赛事如“全国青少年攀岩公开赛”参赛人数连年翻番1xbet中文版1xbet首页,涌现出多位14岁以下的“天才少年”。
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各国攀岩选手的竞争日趋激烈,本届世界杯霞慕尼站是奥运积分赛的重要一环,张毅凭借冠军获得的1000个积分,世界排名从第9跃升至第3,基本锁定奥运席位,但中国队的目标不止于此——混合团体赛作为新增项目,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
“个人赛夺金是起点1xbet平台,我们要在团体赛复制速度攀岩的优势。”主教练赵雷透露,队伍正在试验“速度+难度”选手的混搭战术,速度攀岩世界纪录保持者伍鹏已开始针对性训练,未来可能与张毅组成“双保险”。
攀岩运动的商业化进程也因奥运热潮加速,张毅的夺冠让李宁、凯乐石等品牌迅速跟进赞助,其代言的攀岩鞋销量单周增长300%,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环保理念的普及——国际攀联近年推行“无痕攀岩”准则,中国选手在青海岗什卡峰等地开展清洁岩壁行动,带动粉丝参与生态保护。
霞慕尼的夜幕降临,颁奖台上的张毅将金牌举过头顶,岩壁之下,无数中国孩子正仰望这片垂直的战场,从深山野岩到奥运舞台,攀岩这项古老运动,正以全新的高度定义属于中国的“向上人生”。